行业研究

张国祥:金融跨界融合需要突破四大难点

来源:瀚华金控       时间:2016-07-15 15:58

“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”于7月7日在北京举行。本次论坛主题为:“未来银行之路•转型与突围”。瀚华金控董事长张国祥应邀在“大金融跨界融合”的分论坛中做了精彩发言。以下为发言文字整理实录:
 

跨界融合是构建优质资产的有效路径

现在关于金融有很多新名词,“平台金融”、“共享金融”、“生态金融”。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词语,实质是反映了新常态的环境下,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思考转型和突围、寻找突破和颠覆。

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金融的核心都是信用。信用二字分开来看,“信”是履约之心,“用”是履约之力。现在的互联网技术、经济行为学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获得客户,所以主要是解决了“信”的问题;但是如何精确识别客户的还款能力、如何合理满足客户的需求,也就是“用”的问题仍然是目前的一个难点,从实践中来看,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还无法替代传统的金融手段。

目前金融体系另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资产和资金难以精准匹配。如果我们把资产比作鱼,把资金比作网,那现在是“网太多、鱼太少”,或者说“网太大,鱼太小”,其结果就是网不着鱼。要改变这一现象,就需要提高养鱼的能力。所以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优质资产的能力,而信用、技术、牌照、生态的跨界融合是构建优质资产的有效路径。

因此,金融的转型发展,不是舍弃原有优势、一味地追捧新技术和新模式,而是金融和新技术、金融和产业链、金融和生态圈的“跨界融合”。

现在是跨界融合的黄金时机 

瀚华以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起步,从2004年到2016年,这12年可以视为瀚华的信用积累阶段。我认为,经济新常态对包括瀚华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提出了跨界融合的要求,而互联网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甚至区块链技术,则为瀚华金融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手段。如今正是瀚华金融进行跨界融合、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机。

 

对于传统企业而言,原有的组织架构、绩效考核、思维意识、IT系统都可能成为变革的阻碍,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,难度大、成本高。我认为更具可行性的办法是另起炉灶,打造新的业务条线。

 

这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:新模式和老模式如何平衡?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旧模式按照旧模式运行,新模式按照新模式运行。这对于公司的管理运营是极大的考验,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和创新。

 

跨界融合的四大难点 

对于传统金融企业而言,跨界融合面临很多难点。以瀚华为例,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。

 

1、信用。跨界融合需要信用能力的支撑,如果机构本身信用达不到一定高度的话,跨界融合很难成功。

 

2、思维。跨界需要的是突破自我、不断颠覆。如果思维固化,仍然在自己的原有模式和能力范围内看问题,那么只会有一些渐进的变革,很难做到真正的颠覆。

 

3、环境。跨界融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,必然难以适应旧有的制度规范。一方面,金融作为公共品,必须有高门槛、高标准的监管来保证客户和公众利益;但另一方面,严苛和死板的监管会扼杀创新。因此我认为,对于新的金融业态,营造灵活高效的监管环境,需要把握三个重点方向:

  •     混业监管。提高混业监管能力,提高进入门槛,防止监管套利,但在所有制上平等对待、更加灵活; 

  •         严控资本。从牌照阶段识别并向高质量资本开放,但机构成立后,监管不应过多干涉和限制业务创新;

  •        界定中央和地方监管关系。部委需要构筑政策的顶层设计,同时给地方监管更灵活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空间,允许先试先行。

4、人才。人才是跨界融合最核心的资产。与传统思维偏重资本不同的是,优秀的人才在新业态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如果解决不好人才发掘、培养、使用、激励的问题,业务发展和创新将受到阻碍。

新的金融业态还在探索阶段,我们不能对它要求过高。传统金融历史悠久、资源丰富,仍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,不能指望新金融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,这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的。我们也并不认为传统金融和新金融是非胜即败的竞争对手。互联网时代,新的技术和模式层出不穷,没有人知道对手会来自哪里。

    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