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,建行以“以小为主以微为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做好金融服务”为主题,亮相银监会第52场例行新闻发布会。
众所周知,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瓶颈。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表示,融资难主要难在“缺信息、缺信用”。小微企业本身信息不够透明,银行难以全面获取并准确识别信息,加之其较难提供银行普遍认可的抵质押担保措施,获贷能力有限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建行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,分析挖掘小微企业交易、资信、行为信息等数据,依托评分卡判断其商业交易的真实性及履约能力,如“税易贷”基于企业纳税信息进行风险评价。二是借助政府等第三方,使小微企业获得增信。如“助保贷”以政府提供的资金组建风险补偿资金池,建行通过信贷杠杆放大小微企业受益面。
“融资贵,主要贵在担保公司和过桥成本。”陈彩虹表示,为减少小微企业融资负担,建行一是通过创新信用贷款,借助政府增信等手段,免去小微企业寻求担保公司担保。二是通过续贷、再融资业务,减少企业寻求搭桥贷款的资金压力。三是创新“网银循环贷”,让企业信贷资金随借随还、循环支用,降低资金成本。四是主动减免服务收费,免费服务项目数量在大银行中居前。
大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并不“划算”,这是过去业内的共识。对此,陈彩虹不以为然,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,美国各家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,有一家银行别具一格,这就是富国银行。富国银行做小企业,使它规避了风险,躲过了金融危机一劫。
“从国际经验来看,大企业做小企业不是做不做的问题,也不是做不做得好的问题,关键是能否把它作为战略目标去选择,而且找到最合适的方式。”
2014年,建行将“大力发展小微企业”纳入到了“CCB2020”转型发展规划之中,明确了“以小为主、以微为重”的战略方向,从政策、策略和技术手段上,引导和保障分支机构支持小企业、尤其是微型企业的发展。
截至2016年3月末,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.3万亿元,贷款客户25.5万户,户均贷款大银行中最低,连续五年完成监管要求。单纯从利率水平看,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不超过8%,2015年建行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.87%,在同业中相对较低。
作者:张菲菲